第(2/3)页 没想到,克服了种种困难后,投入使用的沼气池获得了一致好评,郭斌在伏龙山庄中的实验算得上成功。 除了产气量不如后世,沼气池放在这个时代,最大的技术难度就是密封和沼气的输送问题了。 郭斌想尽了一切办法,什么用铁管、铜管之类的,最终证明除非用铸造的,而且要造得很厚,否则以目前的技术是做不到的。只是这样非但不易运送,而且建造成本极高,不适合推广。就在郭斌焦头烂额的时候,还是马钧的爷爷,马老出主意了。 不就是要管子吗?拿竹子来啊,把竹节捅开不就是上好的管道吗?弯头处不好做,就用铁铸;点火处怎么办?还能怎么办,用铁浇筑呗,马老也不是神仙啊!接头处密封不容易?在接头处抹上水泥固定住就可以了,这样非但密封性好,还不惧攻城战时敌方往城内投放火箭,造成大火。而且为了安全起见,管道都是埋藏在地下的,上面用石板盖住,这样就大大增长了其使用年限。 因此,在通过这一系列办法减小成本后,沼气池的建造就具备了推广的可能。 如今,阳翟县西城区的沼气池都建设在各家各户的小院子中,管道也埋在地下,用以增加安全性。 作为一个现代人,郭斌实在是受不了满地粪便的生活环境,每每看到到处横流的粪便,他总有一种无处下脚的感觉。而在家禽普遍散养的汉代,要想摆脱这种环境,实现卫生安全的生存环境,沼气池可能便是唯一的办法了。 郭斌不是没想过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环境卫生,诸如随地吐痰罚个五十块钱之类的。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笨办法,而且十分不符合郭斌小投入大产出的行事风格。而大力推广沼气池,粪便的不足会让村民们感觉到,即便是一坨便便,亦是极为宝贵的。于是便会教育小孩子,不要随地大小便,一定要到自家的茅厕中来,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! 这个举措,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,搞得郭斌每次下乡视察,总会收到无数村民的热切欢迎。他们都恨不得拉着郭斌去自己家如厕,搞得郭斌头痛不已,大叹:“谁知坑中粪,坨坨皆辛苦。” 如今的西城区,虽然结束了最初大搞建设的高~潮期却依旧忙忙碌碌。 男人在外面搞建设,挖沼气池,孩子在学堂里上学,妇女们将家里收拾好,将公司里分发给各家的鸡鸭喂了,便无事了。因此多数人会接了伏龙山庄被服厂的订单,聚到村中的议事堂中,在被服厂派来的技术员指导下制作服装和皮鞋。待她们学会了,就可以将材料拿到家中去做工了。 因此,过上了好日子的西城区居民分外珍惜如今的生活。他们知道,这一切全是拜郭县令所赐。 在他们衣食无着,饥寒交迫的时候,是郭县令派人给他们送来热气腾腾的粥饭;在他们全家人身无寸缕、瑟瑟发抖的时候,是郭县令派人给他们送来上好的麻布棉衣;在他们夜宿荒野、上无片瓦的时候,是郭县令派人送来砖石水泥,给他们建房子;在他们觉得此生无望的时候,是郭县令派人来接走他们的孩子,送他们去读书,给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;在他们脚下无立锥之地,几乎要易子而食的时候,还是郭县令给他们工作,让他们靠着仅剩的一膀子力气,养活家人。 第(2/3)页